A:大部分玉米(五顆中有三顆)的終點,都是美國的飼育場,這種 農場如果沒了玉米,就無法存在。成千上萬頭曾經飼養在不同家庭農場與牧場的牲畜,現在都聚集在飼育場,使盡全力吃進成堆的過剩玉米,然後轉化成肉。幾乎每 座美國飼育場都以玉米為飼料,主要原因當然是價格,而這也是美國農業部的政策。數十年來,農業部一直想方設法要消化過剩的玉米,方法就是將這些玉米送入動 物的消化道,將玉米轉換成蛋白質。
把牛納入這條產業鏈特別費力,因為牛並不是天生就吃玉米。但是自然憎惡任何過剩,因此牛必須吃玉米。
如果用玉米這樣飽含熱量的食物餵牛,主要優點是牛會長得很肥,肉 中會布滿漂亮的油花,美國人喜歡這樣的味道與口感。不過相較於其他牧草餵養出的動物,這種用玉米餵出來的肉類顯然對身體不太健康,因為飽和脂肪酸比較多、 ω-3脂肪酸比較少。越來越多研究指出,吃牛肉所引起的健康問題,事實上是來自吃「玉米餵養的牛肉」。反芻動物對玉米適應不良,而人類也一樣,可能難以適 應由玉米餵養出的反芻動物。
不過,美國農業部所設計的牛肉分級系統,是用來獎勵「油花」的 (這個詞比「肌肉間的脂肪」來得動人)。事實上,玉米在美國牛肉的生產系統中早已根深柢固,因此每當我對此提出疑問時,不論是牧場經營者、飼育場工作人 員,還是動物科學家,都用彷彿看到外星人的眼神看著我(或說看到阿根廷人,該國傑出的牛排只以牧草餵養)。
玉米背後的經濟邏輯幾乎無懈可擊,在飼育場中也不例外。熱量就是 熱量,而玉米是市場上最便宜、最方便的熱量來源。當然,以相同的工業邏輯,我們也可以說蛋白質就是蛋白質,把牛隻身上的剩餘部位處理過後拿回去餵牛,似乎 也很合理的,直到科學家發現這麼做會散播「牛海綿狀腦病」,也就是廣為人知的狂牛病。剩餘的牛肉和牛骨粉是最便宜、最方便滿足牛隻蛋白質需求的來源(即便 這些動物在演化上是草食動物也無所謂),因此直到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在1997年下令禁止之前,這些東西每天都理所當然地出現在波克以及其他飼育場的飼 料清單上。
我們現在了解,就如同食人族所發現的,吃同種生物的肉體,感染疾 病的風險會提高。在新幾內亞,有些部族在祭典中會吃死去族人的腦部,這些部族中就流行著一種與狂牛病極為相似的病症:庫魯症(Kuru)。有些演化生物學 家相信,演化會淘汰人吃人這件事情,就是為了避免這樣的感染。動物厭惡自己的糞便與同類的屍體,可能代表相同策略。經由天擇,動物發展出一組衛生規則,作 用與禁忌十分相似。可是在飼育場中,人類傲慢地嘲弄這些演化規則,強迫動物違背這種深刻而根深柢固的厭惡感,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。我們拿抗生素去取代動物 的本能。
在狂牛病爆發之前,即便是在牛肉工業界,都很少有人知道工業化農業中有這種為了肉牛而設計的奇怪、半封閉式食物鏈,遑論社會大眾。我向李奇.布萊爾說,當我得知牛也吃牛時非常驚訝,他說:「說實在的,當初我知道時也嚇了一跳。」
吃玉米的反芻動物,最嚴重的毛病可能是脹氣。在瘤胃中的發酵作 用,滔滔不絕地產生氣體,這些氣體通常可以在反芻過程中打嗝排出,不過如果飲食中澱粉太多、粗飼料太少,動物就不會反芻,而瘤胃中一層泡沫狀的黏液就會包 住這些氣體,使得瘤胃如氣球般膨脹,最後擠壓到肺臟,如果不馬上消除瘤胃中的壓力(通常是強制插管到牛的食道),動物就會窒息。
以大量玉米為主的食物會讓牛產生酸中毒。人類的胃有很高的酸性, 但是一般的瘤胃是中性的,而玉米會產生酸性,使得牛得到類似胃灼熱的症狀,某些牛隻甚至因此死亡,不過通常就是讓牛隻感到難受。酸中毒的牛隻吃不下飼料, 會急促喘氣,分泌大量唾液,用蹄扒地與抓搔腹部,並且吃起泥土。這會導致腹瀉、胃潰瘍、脹氣、瘤胃炎、肝病、免疫系統衰弱,並使牛隻容易得到各種在飼育場 中流行的疾病:肺炎、球蟲病(coccidiosis)、腸原性毒血症(enterotoxemia)和飼育場麻痺症(feedlot polio)。現代的牛隻就跟現代人一樣,很容易得到一連串新的文明病。(摘自《雜食者的兩難》第四章 飼育場:製造肉類)
留言列表